第十、改脾氣
濟公活佛
所有的紛爭,都是從脾氣而來的。
家庭不幸福,也是由你的脾氣,由你那一刹那的無明所造成的。
老師教你們,每天早上起來,對著鏡子看一看説:
「我今天要做老師,我今天要做觀音菩薩,我不生氣。」
即使
小孩子成績單拿回來,滿江紅,你也不生氣。
平常是開口大罵,你今天若不生氣,小孩子就會覺得:
「爸爸今天怎麼不生氣?媽媽今天怎麼這麼溫柔啊?」
你
說:「爸爸今天做老師,媽媽今天做觀音菩薩。」
不生
氣,一切就過去了,這一場紛爭也就沒有了。
-
先生從外面醉醺醺的回來,
今天不生氣,隨他去了,等他清醒的時候才勸勸他。
太太整天迷在牌桌上,家庭不顧了,頭髮不梳了;
太太有時候不要怪先生在外面不守規矩,有時候自己也要施展一下媚力,
頭髮要梳,要穿得整齊,家庭要弄好,這樣子你有那點媚力的話,
(
不是要你像崔台青那樣有媚力,最起碼你要整齊一點。)家庭才會和諧。
對看不順眼的,你不生氣。
不生氣不是那麼容易的啦!
你把它忍,忍著,一個禮拜,五天也好,忍不住了,
就說:「老師今天我請個假。」砰!砰!(脾氣爆發)
沒關係,修脾氣要修一大阿僧祇劫,不容易,
所以「三步五十」(台語,有時候。)准你一個假,讓你發洩一下。
你從天天生氣、天天吵架、天天家庭革命,
變成一個禮拜革命一次,慢慢的十天運動一次
,
等到慢慢有改善了,你就得到好處啦!
這一半也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。
所以盡量不要發脾氣。
-
脾氣一發,最無辜的是小孩,躲在旁邊不曉得怎麼辦是好。這
個社會上的問題少年、問題少女,都是由問題家庭出來的。
家庭如果健康的話,小孩子的心理也很健康。
勸你們做父母的,不要太溺愛小孩,從小就要把他好好的調教。
現
在的人只生一個、兩個,就很溺愛,
像掌上明珠一樣,等到將來抓不住啦,
你再來哭也沒有用的。
「唉喲!我一個嘛!人家我們只有一個比較寶嘛!難怪我們比較寵愛他。」你
自己抽煙喝酒,你教小孩不玩電動玩具,那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身教很重要。
從小每一個人都要有這種觀念,小孩子從小就讓他來佛堂學習聽道,
讓他在這種健全的觀念,人格先把他健全起來,不要太溺寵他。
對於這些外境你們要控制,不要讓外面的一切人事物,
破壞你們美滿的家庭。
自己要控制,要把握得住,眼前所耕耘的這一片不容易,
耕耘這個家不容易,你要好好把握住。
太太沒有對不起你,先生也沒有對不起你,
粗茶淡飯好好過,懂嗎?
|